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92000公頃,是一座三面環山,一面緊鄰太平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
由立霧溪貫穿其間,連接了山海。峰壑相連、山高谷深是地形上最大的特色,
區內90%以上都是山地,中央山脈北段的山峰綿延橫亙,合歡群峰、黑色奇萊、
三尖之首的中央尖山、五嶽之一的南湖大山,共同構成獨特而完整的地理景觀,
另外的特殊地形還有圈谷、峽谷、斷崖、高位河階以及環流丘等等。
另外還有它的生態之美也是令人讚嘆的。
那天開車在路上稍作停留抬頭仰望居然看到左側山坡上的草叢裡有異象,
頓時引起一陣騷動原來是有幾隻野生的台灣獼猴正在覓食,
可惜距離有點遠拍得不是很清楚
經過了中橫大大小小的隧道之後來到了~~燕子口~~
燕子口為太魯閣峽谷的一段峭壁,其間山壁雄峻、幽谷縈紆,是中橫沿線註名勝景之一。
公路右側的岩壁上高掛著許多小洞,因石灰岩受溪流的長期侵蝕,
較鬆軟的岩層逐漸形成洞穴,燕子就在這些天然洞穴中築巢而居早年因常有雨燕、
洋燕在空中成群覓食,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因而博得"燕子口"的美名,
隨著中橫的開通,人聲、車聲影響下燕子稀少,如今偶爾還有幾隻穿梭在附近。
這些大大小小的洞在岩壁上形成一種很奇特的景觀; 而除了壺穴,
這裡還有湧泉和溶穴~
除了大大小小的壺穴, 看得到照片中的一絲細流嗎?
是不是很特別呢?
還有很特別的就是岩壁上交錯的紋理, 山壁上方多數都是直的, 而下方卻多是橫的~
而燕子口、錐麓斷崖、九曲洞一帶的塊狀大理石岩最為壯觀,
這些大理石岩的原岩是石灰岩,因受變質作用轉變成大理岩,顏色呈白、灰或黑色,
形成壯麗的山景,而底下立霧溪峽谷深峻,滔滔流經,公路曲折迴旋,氣勢萬千。
在錐麓吊橋上方,
它可以通往錐麓斷崖古道, 另外在它的上方還有一座吊橋, 這座就是巴達岡二號吊橋
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為疏解中橫公路交通及讓遊客便於欣賞峽谷景觀,
維護遊客安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民國85年九曲洞隧道開通,
讓車輛行駛隧道,原中橫路段則改成人行步道,使遊客能在沒有車輛的干擾下,
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
九曲洞隧道全長1220公尺,是中橫公路最長的隧道。
全長二公里的九曲洞步道,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
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兩岸山壁緊峙,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
除了峽谷之外,大理石岩壁上的斷層、節理、褶皺等地形,以及在峭壁上絕地逢生的岩生植物,
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九曲洞步道路面寬闊平緩是一條大眾化的遊憩步道,和戶外地質教室。
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這裡的落石不斷,要戴上國家公園處提供的安全帽,
因為不是自己的,總覺得頭皮怪怪的 。
太魯閣之美景.....
天祥位於中橫公路東段,約距太魯閣19公里處。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集成立霧溪,
經河水長年的堆積侵蝕,造就了多層河階地形,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中的重要遊憩據點。
此區腹地廣闊,餐飲店、飯店、公車站、停車場、郵局等一應俱全。
走過普渡橋,沿祥德寺步道行走,有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七層高的天峰塔,
有莊嚴的地藏菩薩像,它是號稱全世界最高的地藏王菩薩喔!
和宏偉的大雄寶殿,可以感染清思佛理的氣息,因為婆婆是最虔誠的佛教徒。
所以看到了這麼莊嚴的佛寺一定不會錯過的。
我們陪婆婆爬了一階階的階梯終於到了祥德寺。
全世界最高的地藏王菩薩。
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和七層高的天峰塔。
小叔一家甜蜜蜜的全家福。
告別了天祥的祥德寺這三天的花蓮之旅也將告一個段落,
我們即將回我們可愛的家囉!
來花蓮玩當然不能忘了帶當地的名產當伴手禮唷!
說到伴手禮當然不能錯過~~曾記麻糬~~
說到曾記麻糬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它們的手工麻糬是當日限量的喔!
賣完就沒囉!真的不錯吃!
怎麼去天祥:
![]() | |
![]() | 從花蓮火車站可搭乘花蓮客運前往天祥。 |
![]() | 從花蓮市沿台8線,沿途經過太魯閣、九曲洞、綠水後即可到達天祥。 |
![]() | 無 |
怎麼去太魯閣: | |||||||||
|